文章目錄
TogglePRP增生療法是什麼?
增生療法的原理
「關節不穩定」是肌肉骨骼疼痛的根源,肌腱與韌帶是穩定關節最重要的組織,他們一旦受傷後卻很不容易自然修復,「增生療法」藉由注射增生劑來重啟人體自然的修復反應,製造適度的局部輕微發炎反應,吸引纖維母細胞聚集到患處,促進軟組織的修復。
葡萄糖水注射至患處後,和細胞的蛋白結合,形成身體修復的訊號,葡萄糖也可同時治療疼痛的神經,停止神經的疼痛循環,由神經帶來修復作用。因此,「神經解套注射」和增生療法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經常合併執行。
自體血小板(PRP)則是將患者自身的血液離心濃縮出的血小板,富含生長因子,可直接提供軟組織修復所需的生長因子,更強烈且快速達成修復的療效。
增生療法的治療次數
治療次數因不同疾病、不同嚴重度有所不同,也因急性或慢性受傷、及個人修復能力有所差別,一般而言每2-4週需注射治療一次,共需注射3-6次,讓身體經由一次次的增生刺激來進行修復,嚴重或年長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次的療程及更長的時間,但也有許多病患一次治療即可大幅緩解疼痛。
單次PRP增生注射約等於3~4次葡萄糖水增生注射,但某些強韌的組織,則需直接使用PRP增生注射,修復的效果較佳。
增生療法的適應症
全身上下的肌肉骨骼關節問題,幾乎都可用增生療法來治療,包含: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退化、頸因性頭痛、頸椎甩鞭症候群、顳顎關節痛、肩關節炎、肩旋轉肌腱撕裂、肩夾擠症候群、肩關節唇損傷、鈣化性肌腱炎、五十肩、胸廓出口症候群、肋間肌拉傷、胸肋關節痛、小面關節症候群、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三角纖維軟骨損傷、手指退化性關節炎、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腰椎椎間盤突出、胸腰筋膜拉傷、坐骨神經痛、薦髂關節痛、尾椎痛、梨狀肌症候群、深臀症候群、髖退化性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髂脛束症候群、膝退化性關節炎、前後十字韌帶損傷、半月軟骨損傷、髕骨肌腱炎、踝關節韌帶扭傷撕裂傷、阿基里斯腱肌腱炎、足底筋膜炎、拇趾外翻、腳掌痛、莫頓氏神經瘤等。
若有上述相關的症狀或疾病,歡迎至嘉韻復健科診所進行診療及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