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長
骨科專科 吳政誼醫師
學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士
台灣骨科專科醫師
台灣骨鬆專科醫師
台灣疼痛專科醫師
台灣手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會員
嘉義市醫師公會/理事
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嘉基基督教醫院/骨鬆中心主任
嘉基基督教醫院/骨科病房主任
嘉基策略聯盟安馨診所/醫務長
嘉韻復健科骨科診所/執行長(現職)
專長:
神經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及導引注射治療
周全式增生療法
PRP自體血小板注射治療
骨折與急性創傷後疼痛治療
客製化骨質疏鬆治療
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脊椎滑脫
退化性關節炎
脊椎內視鏡手術
微創髖膝關節手術
文章目錄
Toggle序幕:醫者仁心的日常
清晨的嘉義,陽光透過窗簾灑進嘉韻骨科復健科診所的復健室。一位剛完成治療的長者緩緩站起身,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對身旁的醫師由衷道謝:「謝謝你,吳醫師,我又可以每天早上去公園散步了!」吳政誼醫師聞言,親切地拍拍長者的肩膀,眼中滿是欣慰:「慢慢來,別勉強,記得我們說的運動要領,回家也要繼續做喔。」長者點點頭,在復健師的攙扶下踏穩腳步,滿懷感激地離開診間。
這樣的溫馨場景,幾乎每天都在嘉韻診所上演。對吳政誼醫師而言,患者臉上的笑容和感謝,正是他從醫以來最大的動力。身為嘉韻骨科復健科診所的執行長兼主治醫師,吳醫師不僅擁有亮眼的專業背景,更有著一顆體貼病患的柔軟心腸。在這篇專訪中,我們將以感人的敘事筆觸,帶您認識這位醫者如何用精湛的醫術與溫暖的人性光輝,陪伴無數患者走過傷痛,重拾對生命的掌握。
醫師背景與團隊:專業基石下的整合醫療
吳政誼醫師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受過嚴謹的正統醫學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專業基礎。他擁有骨科與疼痛科雙專科醫師資格,曾長期任職於大型醫院,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管理實績。在嘉義基督教醫院擔任骨科主治醫師期間,他精進各種骨科手術與治療,同時肩負骨質疏鬆中心主任等要職。這些歷練讓他對骨骼肌肉系統的照護有了全方位的理解,也培養出統籌團隊的領導能力。
懷抱對家鄉嘉義的熱愛與服務熱忱,吳政誼醫師返鄉創立「嘉韻骨科復健科診所」,匯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專業夥伴,打造出整合型的多專科醫療團隊。診所成員包括骨科專科醫師、復健科專科醫師,以及經驗豐富的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同時涵蓋骨質疏鬆與疼痛領域的專家。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在此協力合作,為患者提供從診斷、治療到復健的一站式服務。透過緊密的團隊合作,患者在嘉韻享受到的是環環相扣、無縫銜接的完整醫療照護。
除了團隊成員擁有廣泛的專業認證,嘉韻診所也特別注重醫護人員的持續進修與培訓。每位團隊成員都定期參與最新的醫學課程研習,確保診所的醫療水準與時俱進。吳政誼醫師常說:「個人的專業固然重要,但團隊的力量才能帶給病患真正全面的照顧。」因此,他致力營造彼此信任、互相學習的工作環境。對患者而言,走進嘉韻診所,感受到的不僅是單一醫師的專業,而是整個團隊如同後盾般的支持與照護。
投身復健醫療:從手術刀到復健室的初心轉變
作為一名骨科醫師,吳政誼曾在無數次手術台上拯救病患的健康。然而,在他的行醫生涯中,有一個觀察逐漸轉變了他的方向——那就是非手術治療的力量。許多患者在接受手術後,仍需要漫長的復健才能重返正常生活;也有一些患者因各種原因無法或不願接受手術,但透過保守治療與復健訓練,竟也逐步恢復了生活機能。一次又一次地,吳醫師目睹這些「不開刀也能好轉」的案例,內心開始思考:醫療的目的究竟只是治好疾病本身,還是讓病患真正恢復過往的生活品質?
在嘉基醫院任職時,吳醫師曾遇到一位因膝關節退化而幾乎無法行走的高齡患者。本已安排手術,但老人家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吳醫師遂建議她先進行一段時間的物理治療和肌力訓練,試圖減輕疼痛、增強膝關節穩定度。幾個月後,老人家的疼痛大幅緩解,日常行走也較為順利,暫時免除了手術的需要。親眼看到非侵入性的復健治療為患者帶來這麼大的轉變,深深觸動了吳醫師的心。從那時起,他下定決心投入復健醫療領域,將重心轉向以非侵入性治療為主的整合照護,希望幫助更多人不必開刀也能找回健康。
相較於侵入性的手術治療,他更加堅信保守療法(如復健運動、精準注射等)對許多病人而言能有效改善疼痛、提高生活品質。非侵入性療法風險較低、恢復期較短,讓患者在治療同時,維持一定程度的日常生活,不致因治療本身而中斷生活節奏。吳醫師經常提醒團隊:我們治療的不只是疼痛或疾病本身,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段段獨特的人生。這份體悟推動他不斷鑽研復健新知,努力融合骨科與復健醫學的優點,為的就是讓患者在無需開刀的情況下也能迎來康復的希望。
專業技術與里程碑:領先引進先進療法,開創在地新頁
身為嘉義地區醫療創新的先行者,吳政誼醫師在專業技術上的突破為許多患者帶來福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里程碑之一,便是他率先在嘉義地區引進「超音波導引下的PRP增生療法」。PRP(Platelet-Rich Plasma,自體血小板血漿)是將患者自身的血液抽取後,經離心取得高濃度血小板,再注射回受傷或退化的組織,以促進自癒與修復。過去,這種療法多見於大醫院,嘉義地區的患者若想接受,往往得舟車勞頓前往外縣市。吳醫師敏銳地察覺到PRP療法對運動傷害、退化性關節炎等問題的顯著療效,毅然投入相關訓練,成為嘉義少數具備PRP治療資格的專科醫師之一。
更令人讚賞的是,吳醫師將PRP結合高階超音波影像導引,精準定位注射部位,大幅提高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超音波導引就像醫師的「透視眼」,讓針頭在體內的每一步移動都清晰可見,確保血小板濃縮液恰好注入患處,而不傷及周圍組織。這項技術的引進,使嘉韻診所成為許多棘手慢性傷痛患者的希望所在。例如,一位長年受足底筋膜炎困擾的跑者,跑步不到十分鐘腳跟就劇痛難耐,四處求醫卻不見起色。慕名找到吳醫師後,經超音波評估確認病灶,他接受了PRP注射治療並配合復健運動。幾週後,這位跑者的足跟疼痛明顯減輕,終於又踏上晨跑的跑道。他感激地說:「以前以為腳痛只能休息忍耐,沒想到透過吳醫師的先進治療,我又找回了奔跑的自由!」
無論是運動員常見的網球肘、肌腱發炎,還是銀髮族困擾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吳醫師皆累積了豐富的成功案例。不少年輕運動員在他的治療下迅速重返賽場,中高齡患者也重獲行動自如的日常生活。患者們口耳相傳,紛紛推薦有類似困擾的親友前來求診。嘉韻骨科復健科診所因此建立了卓越的口碑,成為嘉義地區提到骨科復健就令人安心信賴的指標性機構。
當然,專業技術的創新不僅止於PRP療法。吳政誼醫師也帶領診所陸續引進高能量雷射、體外震波、超磁場治療等多項先進設備,提供多元的治療選擇。透過這些科技,團隊能針對不同病因制定最佳方案,例如使用震波放鬆慢性筋膜疼痛、以雷射加速運動傷害癒合,並開設骨質疏鬆專門門診來預防骨折風險。這一件件里程碑,展現了嘉韻診所「以患者為中心」的創新精神。他們不僅追求技術精進,更落實了一個信念:讓尖端醫療科技真正造福在地每一位病患。
醫療使命與核心價值:治療之外,更是陪伴與關懷
在與吳政誼醫師的對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對醫療使命的堅持與核心價值觀的闡述。對他而言,行醫絕非僅在生理上治療疾痛,更在心理上陪伴患者度過難關。「醫療不只是治病,而是協助病患重拾生活的主導權。」這句話是吳醫師多年來秉持的座右銘,也成了嘉韻診所的服務信念。所謂「重拾生活的主導權」,意味著讓患者不再被疼痛與病症牽絆,能夠自主地過想過的生活。吳醫師深信,醫者的角色除了治療者,更是教育者與支持者——教育患者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支持他們走過康復之路上的每一步。
為了實踐這樣的信念,吳政誼醫師在診療過程中特別強調精準診斷與個人化療程設計。每當面對新患者,他總是仔細傾聽對方描述病情,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工作性質以及心理狀態。透過詳細的問診與評估,再輔以必要的影像檢查(如超音波、X光或MRI),他力求找出問題的根源。確診後,他不會急於套用制式療法,而是依據患者的需求量身制定療程。例如,同樣是肩痛:對年輕運動員,他著重關節活動度訓練和肌力強化;對年長者,則聚焦日常功能的恢復以及預防復發的調整。這種貼合個別需求的治療計畫,讓每位患者都感受到自己被當作獨一無二的個體來看待,而非千篇一律的病例。
吳醫師也相當注重醫患之間的互動與信任建立。許多患者初次來到診間時難免緊張不安,甚至對自身病情感到沮喪。面對這些情緒,吳醫師總是展現十足的耐心和同理心。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病情,告知治療步驟和預期成效,也誠實說明可能需要的時間和努力。他鼓勵患者提出任何疑問,無論是關於病情、復健運動或日常保養,只要患者有疑惑,他都樂意一一解答。
更難能可貴的是,吳政誼醫師和團隊對患者展現出的心理層面關懷。對遭受長期疼痛折磨的病患而言,身心俱疲在所難免。吳醫師深知心理狀態對復原的影響,因此在治療間隙,經常和患者閒話家常,關心他們生活上的挑戰。一位長期受慢性腰痛折磨的患者回憶:「吳醫師每次都會問我最近過得怎麼樣,不只關心我的腰好點沒,也在意我的心情。他常鼓勵我去想康復後最想做的事。這些話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在嘉韻診所,醫護人員對病人的稱呼不是冰冷的號碼,而是親切地直呼姓名或暱稱,讓人感受不到陌生與距離。這份溫情,使病患在求醫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支持,如同一盞溫暖的燈火照亮康復路途。
病患故事:重拾健康背後的人性溫度
一位好醫師對病患生命的影響,往往藏在那些溫暖動人的故事裡。在吳政誼醫師和嘉韻團隊的悉心照料下,不少患者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健康與笑容。以下分享兩則真實案例,透過他們的經歷,我們得以窺見醫者仁心如何為生命帶來轉機。
案例一:六旬攤販重返行走的喜悅
64歲的林阿姨在市場擺攤維生,兩年前開始出現嚴重的足跟疼痛。每天清晨出攤時,她腳後跟彷彿踩在釘子上一樣,疼得走不了路。林阿姨既擔心無法工作成為家人負擔,又害怕手術風險,因而遲遲未敢就醫。最後在家人陪伴下,她來到嘉韻骨科復健科診所尋求其他治療的可能。
吳政誼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林阿姨罹患足底筋膜炎並伴隨輕微阿基里斯腱發炎。他告訴林阿姨,這類問題並非一定要手術,可以透過復健運動結合增生療法來改善。隨後,吳醫師為她制定了個人化治療計畫,包括足底筋膜的伸展訓練和超音波導引下的PRP注射。林阿姨起初對注射感到畏懼,但在吳醫師與團隊的細心安撫下還是接受了治療。結果證明注射時疼痛微乎其微,她治療後也配合規律復健。約兩個月後,林阿姨從原本走路五分鐘就疼痛難耐,到如今能輕鬆散步半小時。她高興地表示,自己又能每天去市場做生意,重獲第二次生命,並感謝嘉韻團隊的耐心照顧讓她真正感受到「被照顧」的溫暖。
案例二:熱血青年擺脫傷痛重返球場
28歲的張先生熱愛籃球,幾個月前在一場社區球賽為救球重摔在地,右肩劇痛。賽後檢查顯示他的肩膀旋轉肌腱部分撕裂,雖建議手術修補,但他擔心手術影響工作和生活,於是尋求其他方案,輾轉來到吳政誼醫師的門診。
吳醫師仔細評估張先生的傷勢後,認為有機會透過非手術療法改善,遂制定了一套為期三個月的保守治療計畫:先讓肩膀充分休息並消炎,搭配高能量雷射減輕疼痛促進癒合,再由物理治療師協助鬆動沾黏組織及強化肌力,最後進行PRP增生注射加速肌腱修復。在吳醫師和團隊持續的鼓勵與指導下,張先生逐步找回肩關節的力量與活動度。療程結束時,他已能自如舉手投籃。沒過多久,張先生便重返熟悉的球場打球,並特地帶著比賽用球來診所致謝。他感激地說,在嘉韻獲得的不只是醫療上的幫助,更像是有一群朋友一路相挺,才讓他順利找回熱愛的籃球人生。
透過這些故事,我們真切感受到吳政誼醫師和嘉韻團隊帶給患者的不僅是疼痛的緩解,更有那發自內心的關懷與陪伴。許多走出嘉韻診所的病患深有感觸地表示,在這裡經歷的不是冰冷的治療,而是一段「被照顧」的旅程。在吳醫師與團隊的真心付出下,患者們重拾的不只是健康,還有對生命的信心與笑容。
展望未來與真摯祝福:引領非侵入性療法新典範
談及未來,吳政誼醫師臉上流露出期待的神情。他的目標不僅是經營好一家診所,更希望將嘉韻骨科復健科診所打造成全國非侵入性療法的示範機構。「也許有一天,外縣市甚至國外的醫療團隊會來嘉義向我們取經學習,」吳醫師笑著說道,語氣中滿是對團隊的信心。為此,他持續帶領團隊投入醫學新知的研發與引進。不僅定期添購最新設備,還積極參與國內外研討會,將新觀念應用在日常診療中。診所也經常與各大醫療中心交流合作,確保嘉韻與先進醫療接軌。這種以病患利益為先的胸襟和視野,贏得了醫界與病患的高度信賴。
除了臨床工作,吳政誼醫師對醫學教育與人才培育也充滿熱忱。他經常受邀至醫院或學術場合分享非侵入性治療的經驗,期望將正確的復健觀念傳遞給更多年輕醫師與醫療相關科系學生。平日診所若有實習生見習,吳醫師也總是耐心指導,從病例討論到實際操作,一步步傳承他的所學。他深知,唯有優秀人才接棒,這份醫者使命才能薪火相傳。談起後進晚輩,吳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希望未來有更多人投入這個領域,因為還有許多病患在等待幫助。如果好醫生變多了,整個社會受惠的人就會更多。」這幾句話,道出了他無私分享與培育後進的初衷。
專訪的最後,吳政誼醫師也透過我們,向廣大的患者及家屬們送上真摯的祝福與勉勵。他說,行醫多年更加體會到勇敢面對病痛、堅持治療的重要,而醫療團隊的存在,就是為了陪伴大家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
「遇到疼痛與疾病時,千萬不要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請相信,只要正視病痛並積極接受治療,您終能重新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導權,
重新擁抱健康美好的未來。」
吳政誼醫師
這番話為在病痛中掙扎的人們帶來了希望與力量。吳政誼醫師和嘉韻團隊用專業與愛心詮釋了醫者的初心:不僅治病,更治癒人心。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會有越來越多患者走出陰霾,迎向屬於自己的晨光。